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观察


对外投资合作"十二五"出台 中小企业走出去迎来机遇期


 酝酿了两年的“十二五”对外投资合作发展规划日前出台。

  参与论证该规划的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直接投资研究中心主任卢进勇对记者说,该文件具有规划性质,具有总纲指导性,切中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之所需。


  根据规划,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到2015年将达1500亿美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17%;对外承包工程2015年合同额和营业额分别达到180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十二五”时期年均增长率各为6%;对外劳务合作2015年派出劳务55万人,“十二五”期末在外劳务超过100万人。


  切合企业需求


  卢进勇指出,该规划明确提出了对外投资合作“十二五”发展目标,也列出了重点工作,包括政策促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风险防控体系、支持企业跨国经营。


  卢进勇说,过去只有“引进来”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促进体系和服务保障体系,“走出去”方面比较少,此次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这两类企业急需的政策服务体系。


  与以往政策不同,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中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这顺应了“走出去”的中国企业目前欲从“打工者”到“国际投资者”的角色转换需求。


  该规划出台的背景是,一方面,对外投资合作充满发展机遇。世界各国努力实现经济复苏,国际直接投资呈现回升势头。国际产业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加快,各国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意愿加强,而国内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任务日益艰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原产地多元化、市场和资源有效配置等方面也赋予对外投资合作新的使命。


  另一方面,对外投资合作也面临挑战。中外文化、利益矛盾增多,全球投资保护主义升温,部分国家对外资项目的要求和审核日趋严格,中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对外投资阻力和经营困难加大。国际安全形势复杂,对外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加剧。现行对外投资合作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仍需完善,金融机构相关产品和服务尚未满足企业需求,中介服务机构相对缺乏。企业人才矛盾突出,市场研判和风险防范能力有限,社会责任意识有待提高。


  中小企业看到机会


  对外投资合作“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支持各类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鼓励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推动骨干企业与中小企业加强合作,增强竞争力。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220亿美元。


  然而,这些投资额70%以上由央企完成,地方企业仅占20%多,这其中主要是民营背景的中小企业。


  杭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对外经济合作处处长吴坚说,省级地方企业境外年投资规模只有100亿美元左右。境外投资额排第一的浙江省境外投资额在2011年也只有20亿美元~30亿美元。


  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在今年年初的冬季达沃斯论坛上曾表示,中国下一轮海外投资将遭遇更多阻碍,因为西方世界认为每一个出海的中资企业背后都有政府身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支持中小民营企业‘走出去’是个迫切的任务。一些资源能源海外项目,央企所遇到的政策障碍会越来越多,而中小民企面临的海外阻力较小。”吴坚说。


  目前,很多中小企业希望从审批和金融方面获得重视与支持。“他们希望得到法律意义上的明确支持。”吴坚说。


  一般来说,10亿美元以上的海外投资项目基本由央企来做,项目立项须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项目审批。


  即便是吉利这样的知名民企,在收购沃尔沃时为了等待繁琐的审批,也耽误了交割日期,损失上千万欧元的滞纳金。“如果在大项目审批上有更大的宽松度,中小民企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吴坚说,其实,民企海外投资一般是豁出身家性命的,不对项目有充分把握不会轻易出手,在项目的前期评估和风险考核上肯定是力求精确、让损失最小,因此对项目“安全性”的考虑应适度放宽。


  对外投资合作“十二五”规划出台之后,他们更希望获得国家审批支持,希望高层从观念上认同民企去拿大项目,在国际市场完成突破。


  某地方民企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已经感觉到国家政策在向“走出去”的民企倾斜。目前其企业正在东南亚某国投建大型海外石化基地,金额约为40亿美元。


  如果该企业今年能顺利完成投资,这将是继吉利之后中国民企最大的海外收购项目。


  这位企业负责人说:“央企动辄上百亿元的境外并购项目归根结底拼的是金融支持。”他进一步指出,央企海外投资得到国开行、进出口银行的贷款额度大、周期长、利率低,中小企业也希望能像央企一样,得到政策性银行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作者 周洲)


关闭窗口
 

地址:福建泉州市津淮街东段益通山水湾大厦1409号  
电话:086-595-22211726 22211727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技术支持:德荣文化